>
X

我的購物籃

商品 規格 數量 單價 小計 刪除
無資料
大昇文理補習班 | 大昇專欄

  • 108升大榜單

  • 2020榜單

【大昇電子報第8期】我家有個小大人/青春愛戀萌芽時-父母該反對青春期孩子男女交往嗎?
青春愛戀萌芽時-父母該反對青春期孩子男女交往嗎?
專欄作者:心理諮商師 歐乃綺
 
國小階段的孩童群體通常是男生一群、女生一群,甚至會刻意表現出討厭對方,但隨著進入青春期,受到生理及心理的轉變所驅使,孩子的交友圈會在青春期中期(14-16歲)開始由同性群友轉為異性群友,根據美國研究指出,大部分的青少年在高中畢業前都有過至少一段交往經驗,過去台灣青少年相對單純,高中以前異性交往的情況或許沒有西方國家來得普遍,但隨著現在孩子的早熟、對流行文化的追求,青少年身處在一個「有男/女朋友是必須」的潮流中,也開始對戀愛蠢蠢欲動。
 
許多父母想到談戀愛,就會與「不務正業、浪費時間、一定是做什麼偷偷摸摸的事」畫上等號,其實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展現對異性的興趣,不僅是正常的,與異性健康的互動經驗更會促進青少年在人際交往、自我認識方面更成熟。青少年透過與異性的互動,學習到如何尊重異性、與異性相處、包容或了解異性的不同;若是邁入交往關係,還會學習到與人親近、親密的能力(這裡的親密指的是情感上的親密),而這些都是邁入成人階段所有男女孩需要養成的能力。在青春期初期,青少年透過同儕認識自我,到了中期以後,則會漸漸轉移為從與異性的關係、來往、異性的回饋來建立自我認同,良好的異性關係與健康的異性相處經驗能夠幫助青少年更有自信、在團體中更自在地表達自我、積極發展自己,反之,則可能讓孩子變得退縮、自我價值感低落、甚至對親密關係、兩性相處形成扭曲的觀念。正是因此,青少年父母面對孩子的男女交往問題更容易擔憂,父母可以如何允許孩子擁有健康的異性交友經驗,同時不會因不成熟的交往而受到傷害?
 
父母以陪伴的態度,理解孩子在交往中的酸甜苦辣,也能成為孩子學習男女關係的最佳的引導者。(圖片取自宇凰青少年国学院)
 
1.釐清兒女交往原則、父母示範健康男女關係:要與堅持己見、要求父母講道理的青少年溝通男女議題,父母親必須先釐清自己對於孩子男女交往的原則與原因,例如若家長不同意孩子在國中時期交男女朋友,則何時是父母可以接受的年紀?原因為何?若父母只是表達「你現在年紀這麼小交什麼男女朋友?以後再說!」通常無法為孩子接受。此外,比起言教,父母透過彼此的互動,向孩子示範何為健康的男女互動關係,通常更能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觀念。例如父親對母親尊重與保護的表現,可以讓青少男也對心儀的女性展現尊重與保護,控制自己情緒或情慾的衝動;青少女則會學習到何為良好的男性模範,不會只以外表的帥氣、對方很受女生歡迎等外在條件作為想要交往的原因。
 
2.使用日常機會與孩子談論戀愛交友:對於男女交往的話題若是刻意選一個時間,找兒女坐在沙發上一起來討論,通常要不是顯得刻意而尷尬、要不就是討論的過程變成家長的「說教時間」,這兩種情形對青春期的孩子影響效果通常都很有限,父母不妨趁著一些日常機會,例如電視播映的內容剛好與男女交往有關、一同外出看到路上情侶互動時,父母藉由探討「他者」的角度與孩子討論他們對於男女交往的想法,讓孩子較能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父母也能在用心聆聽孩子男女交往的觀念後,引用「他者」的例子給孩子機會教育。
 
掌握而非掌控-父母也能成為孩子男女交往的關懷者
若孩子已邁入交往,比起採取強硬手段反對阻止,父母以關注而非掌控的方式參與,反而更能掌握孩子的交往狀況。許多父母以為孩子一定不願意說,其實談戀愛如此美好又常會有煩惱需要與他人討論的事,青少年何以會不想分享?通常是因為一旦說了就會引來父母的「教育」。例如孩子分享跟男友一起去看電影很開心,家長的回應卻是:「電影院這種地方黑黑的要小心」;孩子為愛所苦,家長聽完孩子的煩惱,回應卻是:「所以你們這種年紀顧好課業就好,幹嘛談戀愛給自己找麻煩」,一兩次後孩子自然不會想再與父母分享,家長反而失去了解的機會。父母先嘗試以接納、感興趣的態度傾聽孩子,同理孩子在男女交往中的酸甜苦辣,使孩子信任父母也是男女關係的「前輩」後,再與孩子討論健康的男女關係、為孩子的交往過程設立父母可以接受的界線。
 
青春期處在一個蛻變的時期,孩子的確會在許多方面經歷到渴望像成人一樣、但其實還不成熟而看似不明智的選擇,青春期的男女交往就是常見的例子。父母以陪伴的態度,傾聽了解孩子對異性的想法、興趣,乃至理解孩子在交往中的酸甜苦辣,同時釐清家長的立場與原則,孩子不僅有機會因著清楚父母的想法而調整自己的行為,父母也能成為孩子在學習男女關係的過程中最佳的引導者。
 
 
作者簡介:
歐乃綺,中華民國合格諮商心理師,專耕情緒議題、家庭議題、人際議題。現在是一名在家中努力與孩子和平共處、一同成長的媽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