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X

我的購物籃

商品 規格 數量 單價 小計 刪除
無資料
大昇文理補習班 | 大昇專欄

  • 108升大榜單

  • 2020榜單

【大昇電子報第11期】親子交流版/藍色青春歲月-孩子的憂鬱該如何回應?
藍色青春歲月-孩子的憂鬱該如何回應?
專欄作者:心理諮商師 歐乃綺
 
憂鬱症被視為21世紀三大殺手之一,近幾年尤其令人擔憂的是,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以及自殺的比例皆節節攀升。根據近期台大一份研究發現,台灣的兒童青少年有1%有憂鬱症,而其中國中生憂鬱症的比例則在0.7%-4.8%。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,但當孩子出現憂鬱、情緒低落的情形時,僅鼓勵孩子樂觀以對或許幫助不大,過度的擔憂關切又可能帶給孩子更多壓力,父母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憂鬱?何時該帶孩子就醫?若孩子被醫師診斷有憂鬱症,父母又該如何面對?
 
我的孩子生病了?如何分辨孩子是否得了憂鬱症
在許多青少年身上容易有情緒起伏較大的情形,在過去許多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研究發現,悲慘和憂鬱的感覺似乎在青少年期比起兒童期和成年期更常出現,這是因為青少年一方面正在經歷身體的成長(性徵的成熟),一方面在經歷心理的轉變,他們會經過一段迷惘、困惑的時期,也會在過程中因原先的價值觀、信念或認同遭遇挑戰,而感到焦慮、不安,或是憂鬱。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似乎不像孩童時期那樣天真爛漫、簡單快樂,不需擔憂孩子是否遭遇挫折或甚至生病了,可以先觀察孩子是否是到了心理轉變的時期。
 
但這並不是說青少年陷在憂鬱情緒裡就是正常的,研究亦發現,雖然青少年容易有情緒低迷的情況,但只有少數會發展成嚴重的憂鬱症,並且一般正常狀態的青少年不會一直處於狂暴、壓力和感到困擾的狀態。實際上是否得了憂鬱症還是要有醫生的專業判斷,但父母可以參考目前憂鬱症的診斷標準,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情況以判斷是否需帶孩子就醫:
1.憂鬱:幾乎整天且每天心情憂鬱或是易怒。
2喪失興趣:幾乎整天且每天對所有活動都沒什麼興趣或愉悅感。
3.體重或食慾明顯增加或減少。
4.失眠或嗜睡。
5.有精神動作變遲緩或激動的狀況,如動作變遲緩、聲音變小、無法順利說話等。
6.感到疲累,如整天只想躺在床上,或體力變差。
7.對自我感到無價值感或過度的罪惡感:容易自責、有負面想法。
8.無法專注或猶豫不決。
9.反覆想到死亡,或有自殺意念、企圖或計畫。
 
若是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發生至少五個以上的症狀,且持續超過兩周,並且至少包含症狀1(憂鬱)或症狀2(喪失興趣)之一,則建議父母要帶孩子就醫診斷是否罹患憂鬱症。
 
青少年正在經歷身體與心理的轉變,他們會經過一段迷惘、困惑的時期,在過程中因過去的價值觀、信念或認同遭遇挑戰,而感到焦慮、不安或是憂鬱。(圖片取自pixabay)
 
孩子為何而病?父母該如何回應?
有一些父母可能較諱疾忌醫,或許是擔心孩子會被貼上標籤,或是認為小題大作,但或許有許多父母內心的想法與擔憂是,孩子若生病是否代表自己身為父母的失職甚至失敗?孩子一旦「確診」是否一輩子將無法改變?
 
其實引起個體憂鬱症的原因相當多,生理、心理,以及社會方面都互有影響,父母不需將責任全歸於自己身上,或認為只要找到了憂鬱症的原因,孩子的憂鬱症就能解決。好比因為校園霸凌而引發憂鬱症的青少年,排除霸凌情形外,可能還需要協助孩子透過心理治療調整自我面對問題的方式、或看待自我的態度;因為考試壓力而引發憂鬱症的孩子,除去考試或對成績的期待都不是長期有效的做法,透過藥物治療、心理治療及親友適當的陪伴,都是憂鬱症青少年能夠康復的重要條件。
 
孩子被診斷為憂鬱症時,父母常不自覺陷入的誤區有兩種:太過輕忽、或是太過緊張。太過輕忽的父母可能認為孩子只是一時情緒低落,過了就好了,或認為孩子只要多運動、少想負面的事情就會好。我曾遇過一名青少年個案告訴我:「爸爸跟我說,當時一起在醫院治療的那個比你嚴重的現在都好了,你一定也很快可以好」,雖然這樣的話旁人聽起來像是爸爸在為孩子加油打氣,但這名青少年感受到的卻是壓力與不理解。有些父母則是為孩子做了太多,擔憂孩子情緒起伏而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忍氣吞聲;怕孩子因為挫敗更加憂鬱而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事情,這樣的結果可能反倒加重孩子的無能感,使孩子一方面更加自責或對自我感到無價值感,一方面也加深了孩子的依賴,導致孩子更難從憂鬱中走出。父母在陪伴憂鬱症青少年時,或許可以用幾個問題思考該如何回應孩子的情緒與需求:分辨哪些是孩子真正需要的?哪些是自己或家庭做得到且需要的改變?哪些是自己的責任、哪些不是?
 
大部分的憂鬱症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,每個孩子需要的時間不同,父母需要找到一個能夠長期陪伴而不致讓自己心力交瘁、或身心健康受到影響的永續陪伴方式,唯有健康的父母才能協助孩子走向康復之路,父母也唯有接受自己的有限,才能接納並傾聽孩子內心的傷痛。不論是青少年面臨的低潮情緒,或因憂鬱症引發的各種負面想法與情緒,父母或許雖不能完全明白其原因或理解孩子的困難,但不批判的傾聽、陪伴、保持適度的關注,必能使憂鬱的青少年擁有走過艱澀青春歲月所需的勇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