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X

我的購物籃

商品 規格 數量 單價 小計 刪除
無資料
大昇文理補習班 | 大昇專欄

  • 108升大榜單

  • 2020榜單

【大昇電子報第13期】親子交流版/做個用功的父母,跟孩子一起學習成長
做個用功的父母,跟孩子一起學習成長
專欄作者:李果老師
 
「你的『父齡』或『母齡』幾歲?」
在台灣的教育體制裡,不論是在幼教、國小、國中,或是高中任職的老師,都需經過四年的師訓教育,並通過實習考核,才能取得老師的資格,為學生傳道、授業,與解惑。對於如此師資條件的要求,大家都認為是理所當然。因為教育對孩子是很重要的,尤其在啟蒙階段,所以任課老師怎麼能夠不專業呢?然而,許多父母都忽略了一件事:真正為孩子的啟蒙的人,並不是國小老師,更不是幼教老師,而是父母自己!
 
是的,孩子來到這個世界,最早的學習對象,就是父母;而大多數爸爸媽媽,都是有了孩子以後,才開始接觸教養方面的知識與方法。換句話說,和孩子的年齡一樣,新手爸媽在父、母親角色上的經驗、能力,以及心智成熟度,所對應的「年紀」,也就是「父齡」或「母齡」,都是從零起算。若沒能意識到「自己是孩子最重要啟蒙者和榜樣」,「0歲」的父母很可能在孩子出生之後,只憑著直覺與過去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,來教養小孩,而不會覺得努力學習,跟著孩子的需求一起成長是必要的;甚至當孩子到了學齡階段,還會理所當然地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交給老師。如果「父齡」、「母齡」沒有透過學習來增長,而一直停留在「幼年」階段,則面對孩子成長帶來的種種挑戰,自然倍感吃力。
 
「親子關係的重要轉折點—孩子進入學齡階段」
    我們就以今日台灣社會大多數父母在孩子教養上,會遭遇的挑戰—「孩子不能自發地學習」為例,來瞭解學習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。孩子之所以成績越來越差,甚至變得「厭學」,很可能早在他們進入學齡階段,或是父母開始要求孩子的課業成績的那一刻起,就已經埋下種子了。
 
父母們對待學齡前的孩子,不論是在物質上或精神上,相信都是盡其所能的滿足他們,特別是在精神層面上,能夠稱讚與鼓勵孩子,已遠遠好過農業時代父母所能做到的。經常受到讚美與支持的孩子,會比較快樂而有自信;然而,進入國小之後,父母難免開始要為孩子的成績煩惱,尤其是當孩子課業出現問題的時候。因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,面對孩子的課業問題,加上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上累積的疲累、情緒與壓力,會心煩意亂是正常的。如果不曾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,心急的父母很可能會帶著情緒,來要求孩子;而從小備受疼愛與讚美的小孩,則對忽然開始嚴格要求自己的父母,覺得難以適應,因為過去父母的口中「好棒」、「好聰明」的我,怎麼在上學成績不理想之後,馬上變成了「怎麼這麼笨」、「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」、「你同學都考得比你好」。父母求好心切的言語若未經思考和修飾,就直接脫口而出,這個年紀心理素質還不夠堅強的孩子,信心遭受打擊是必然的。
 
此外,從小習慣被鼓勵與稱讚的孩子,面對學齡前後父母態度的巨大落差,除了錯愕與不適應,更容易誤以為:「爸爸、媽媽只在乎課業,不在乎我的感受。」,而對求學讀書的反感加遽。如果這個時候,父母再以用功讀書為理由,限制,甚至禁止孩子打電動、玩手機、看電影、打球、和同學出去玩等休閒,孩子對上學考試的厭惡肯定更上一層樓。「權益受損」的孩子,必定會向父母提出抗議。若多次抗議無效,孩子就會認定父母「不可理喻」,而關上溝通的門。到了青春期,受荷爾蒙旺盛分泌的刺激,與同齡孩子成群血氣方剛的壯膽,孩子很容易就會把過去被父母「強迫讀書」與「限制自由」壓抑的所有情緒,不再隱藏地釋放出來,最後成為師長口中的「叛逆青少年」。
 
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(Image by Daniela Dimitrova from Pixabay _1920)
 
「學習和沒學習的差別」
也許有人會提出質疑:「難道學習之後,對於孩子的不認真或糟透的成績,就可以沒有情緒,淡定處理嗎?」其實,父母面對孩子帶來的種種挑戰,就好像考生在考場裡遇到形形色色的考題一樣,準備得越充分,情緒越不容易受到影響。因為學習過,知道問題如何作答,有把握就可以不慌張;而沒有參與學習的考生,就會覺得每道題目都是難題。越想趕快完成作答,就越心浮氣躁。如此考出的成績,當然很難讓人滿意。
 
回到孩子在學齡階段遇到挑戰的問題。有學習過親子相處方法的父母,會懂得先關心孩子的感受,瞭解他們有沒有因為成績不理想而信心受挫。人的重要性比事優先,孩子的感受有被照顧到,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是來幫我解決學習瓶頸,而不是來責備我的。此時父母的建議,他們就比較聽得進去了。處理事情的順序很可能會影響著最後的結果,失之毫釐、差之千里。透過學習,父母將能大幅降低自己摸索如何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,不小心犯錯而傷到孩子的機率。
 
另外,有學習過的父母,會避免在孩子成績不好時,有下列任一種反應。因為這些舉動可能會導致孩子更討厭讀書,供大家參考:
1.責備孩子不用功
2.拿成績好的同學與孩子比較
3.憂心孩子能力不足並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
4.限制或禁止一切課業以外的活動
5.立刻增加孩子在課業上的時間
 
父母是孩子無可取代的終身老師。從孩子出生開始,一直教到教不動為止。試想,如果讓一個沒有經驗或未受過訓的老師來教導的孩子,我們肯定會擔心,甚至拒絕。對比教導孩子2、3年的學校授課老師至少四年師訓的訓練,身為教育孩子一輩子「終身老師們」,是不是更應該多下功夫,用心學習,給孩子更專業與合適的教育呢?